國鐵集團到中鐵十二局渝昆高鐵項目開展現場教學
太原訊(車凱 李曉暉)11月1日,國鐵集團建設系統高級管理人員培訓班到中鐵十二局渝昆高鐵川渝段站前三標項目開展現場教學。國鐵集團副總經理、黨組成員王同軍,建設部、工管中心、工程監督局等有關負責人,全路各鐵路局集團公司分管建設負責人、鐵路公司主要領導等100余人參加現場教學。集團公司總經理、黨委副書記劉運澤,二級咨詢、川渝區域總部總經理梁彬彬參加上述活動。
教學現場
期間,王同軍帶領培訓班全體學員集體觀看了中鐵十二局渝昆高鐵建設宣傳片,實地了解了綠色施工、主附同步、精品工程創建、新技術新工裝應用成果等項目建設亮點,并就設計優化、標準化管理、技術創新和工藝革新成果及應用與建設者進行了深入交流。王同軍對現場路基邊坡防護、路肩水溝、橋梁欄桿栓接、曲線地段無砟軌道等關鍵部位的工藝工裝和實體質量給予了充分肯定,并提倡在全路范圍內進行推廣。
渝昆高鐵是我國“八縱八橫”高速鐵路網主通道之一京昆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線路自重慶西站引出,途經重慶市、四川省、貴州省和云南省,接入昆明南站,全長699公里,設計時速350公里。中鐵十二局承建的渝昆高鐵川渝段站前三標段線路全長38.9公里,主要包括橋梁43座,路基46段,制、架箱梁959孔,隧道2座以及無砟軌道等工程。
為把渝昆高鐵打造成為西部高鐵建設新典范,中鐵十二局建設者以“四化”支撐為手段,堅持路基無砟軌道與封閉層施工、橋梁無砟軌道與橋面系、伸縮縫及防水層、收邊收口工作與綠色通道建設同步推進,實現了“主附同步、一次成優”的目標。
路基施工中他們創新應用接觸網基礎預埋螺栓定位裝置、電纜槽安裝卡具、路肩墻成型卡具等工裝,取得了“坡面平整、線型順直、內實外美”的效果;橋梁施工中,創新采用樁頭復合隔離套管、落地式樁頭環切機、墩身“穿衣戴帽”養護工藝以及BIM建模技術,成功解決鋼筋間距不一、偏斜等問題,同時將焊接工藝優化為栓接結構,避免安裝過程中焊接破壞鋼構件防腐層,消除了安全隱患,并在全線推廣應用;無砟軌道施工中,自主研制的自動軌道精調機、底座板自動整平機、自動分枕平臺、新型嵌套式排架等智能工裝極大地提升了鋪軌效率,并通過應用圓弧倒角工具、板縫平整度刮尺等“五小成果”,提高了基面處理、鋼筋安裝、模板施工、伸縮縫處理、混凝土澆筑等工藝水平,徹底消除了軌枕角八字開裂及枕間橫向裂紋通病。
當前渝昆高鐵各項工作正處于攻堅沖刺、決戰決勝的關鍵階段,中鐵十二局建設者將繼續以安全質量為核心,以“四化”支撐為手段,嚴格落實“三個不出、一個出”的總要求,切實將渝昆高鐵建設成為“精品、智能、綠色、人文”工程,在高效率打造西部高鐵新典范中貢獻十二局力量。